在泰州市海陵區,有這樣一群教師,他們不僅在課堂上教書育人,課后,他們還給困境兒童送去媽媽般的關愛呵護,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——“教師媽媽”。
“同學們,試著把面前的玩具組合起來。”在泰州市實驗小學育才路校區,幾位學生正在“陽光小屋”上課,心理老師陸亞雯在一旁,默默關注他們的動作,在他們遇到困難時再提醒。很多孩子在生活、學習中都有煩惱,泰州市實驗小學將心理健康課納入常規課程,并為孩子們提供心理疏導。
2016年,泰州市實驗小學組建“教師媽媽”愛心驛站,開設課后服務課程,滿足特殊、特長兒童在不同層次發展的成就感。力量柔道、龍梅吟誦、活力拉丁、啟秀文學等近百個“愛心驛站”,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生長,“教師媽媽”也從最初結對幫扶留守兒童,發展到開啟“全息育人”模式。 “投我以木瓜,報之以瓊琚。匪報也,永以為好也……”在龍梅吟誦社,叢龍梅老師帶領學生們吟誦古詩詞《木瓜》,優美的韻律配合上作揖,一個個小朋友仿佛穿越到千年之前,與“夫子”互相行禮。通過吟誦學習,學生們逐漸樹立起自信心,老師也會為他們積極爭取更廣闊的展示舞臺,展現學生的個性魅力。
大愛潤澤心田,責任守望成長。泰州市實驗小學成立市級名校長“教師媽媽”研究室,規劃、計劃、策劃“教師媽媽”育人實踐,推動“教師媽媽”品牌走向全國。為唐氏兒童送教上門的李璐,為大病家庭募捐的陸曉玲,為留守兒童愛心贈書的王琳,為結對學生提供持續幫助的陳雪蕾……十多年來,“教師媽媽”團隊幫助學生千余人,其事跡多次受到國家、省、市級表彰,已成為泰州市教育系統師德建設的品牌,影響并帶動了全市教師爭做“教師媽媽”。
來源:泰州新聞網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