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是惠及千家萬戶、增進群眾福祉的一項民心工程。作為本年度城建惠民“六大民生工程”的“重頭戲”,江蘇省泰興市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、提升城市宜居品質的一項重點工作,著力打造老舊小區改造整治的示范樣板,以過硬品質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“過硬答卷”。 改治并舉,老居民過上新生活 2021年,泰興市首次申報老舊小區改造中央補助項目,金城別墅、府前公寓、泰元新村、江海小區、濟川一區、城南新村二區、城中小區、聯盟新村等8個項目共計改造路面約4萬平方米,鋪設雨污水管道約14公里,預埋強弱電管道約15公里,粉刷外墻約3萬平方米,增設路燈206盞,惠及居民約1800戶,共計投入資金約5600萬元,有效解決了老舊小區路難走、水難排、車難停等問題,小區面貌煥然一新。“現在樓道內的廣告涂鴉變成了文明宣傳壁畫,原本胡亂堆放的垃圾雜物也有專人定時清理,小區內的監控、路燈、下水管網疏通等問題也得到了有效解決,我們這些老住戶像是搬進了新家園。”濟川一區的老街坊們對此深有感觸,言語間滿滿都是幸福感。 今年,泰興市30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清單中,又有6個小區被列入中央補助項目,涉及建筑面積約18.9萬平方米,居民約1500戶,預計投入資金約4100萬元。 建管同步,舊小區繪出新藍圖 為保障改造與整治工作實際成效,泰興市一手抓建設、一手抓管理,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、一以貫之抓落實。尤其是今年出臺的《泰興市城區老舊小區改造實施意見》,發揮了總牽頭、總協調的作用,建立了屬地街道負責、住建監管、集中建設公司實施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機制,對引導業主代表有序參與老舊小區改造全過程監督,促進改造工作高質量、高速度推進起到了關鍵性作用。同時在項目推進過程中,嚴格按照“共建共治共議共享”要求,不斷提高居民對老舊小區改造的參與率、同意率、支持率,建設宜居整潔、安全綠色、設施完善、服務便民、和諧共享的“美好宜居小區”。 黨建引領,“紅物業”開拓新格局 老舊小區改造后如何破解長效管理難題?黨建引領是關鍵。泰興市將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與完善小區長效管理機制同步推進,堅持“黨建引領、街道牽頭、部門配合、居民參與”的原則,聚力構建黨建力量融入物業管理的總體格局,強化行業黨組織對業委會和物業服務企業的政治引領,深入實施“紅色引擎工程”,推動“紅色物業”落地生根。在打造“紅色物業”品牌進程中,通過思想教育聯抓、文體活動聯辦、關愛幫扶聯做、社會問題聯治等方式,進一步整合治理力量,推行創新舉措,引領社區、物業、業委會等各方主體協調共建。 目前,泰興市已正式成立物業管理服務行業委員會,圍繞“用心用情解決民生關切”的總目標,建隊伍、搭平臺、興文化,相繼開展黨性教育、法律講座、技能培訓等活動,持續提升黨建引領物業的影響力。2020年,逸景園、陽光華府等16個小區被確定為泰州市黨建引領提升物業服務示范點;佳源物業泰興公司被泰州市委組織部授予黨建工作示范點;新世界廣場·秋澤苑項目被評為江蘇省級示范物業管理項目(居住物業);2021年,佳源物業泰興公司被授予江蘇省黨建工作示范點。泰興市“紅色引領一區一品”的喜人場景隨處可見。 下一步,泰興市將進一步樹牢“城建惠民”理念,強化“主人翁”意識,堅持“精品”導向,搶抓進度關、嚴守安全關、夯實質量關,以更高標準、更嚴要求、更實作風,確保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高質高效推進,以實際行動譜寫“民有所呼我有所應、民有所盼我有所為”的城建新篇章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