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23日上午,市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人大代表,視察評議“助企強鏈、提升法治化營商環境——化工產業鏈+法律服務”工作。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榮華,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顧剛、王中先、王曉云、王長健,副市長孫峰、朱為祥參加。
代表們一行先后來到泰興經濟開發區(濱江鎮)公共法律服務中心、泰州百力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和濟川藥業集團有限公司,詳細了解法律服務在助力打造法治化的營商環境、推動產業鏈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實踐成效。
近年來,我市圍繞“產城融合、‘三生’協同”核心戰略,以“引發強鏈、雙鏈融合”為目標,以“123”產業體系為重點,以化工產業鏈企業為試點,創新“一網二庫三單”模式,實施“化工產業鏈+法律服務”專項行動,建立全生命周期法律風險防控體系,有效促進了法律服務鏈和產業服務鏈雙鏈融合,有力推動了營商環境的優化和改善,為產業鏈發展提供了法治保障。
代表們對我市“化工產業鏈+法律服務”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。大家認為我市積極組建“化工產業鏈+法律服務”律師團、ppp項目律師團等專項法律服務團隊,深入了解企業發展狀況和法律服務需求,實現了產業鏈需求端與法律服務供給端的精準對接。市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,以專項法律服務的方式開展企業法律隱患摸底調查“法治體檢”,為企業提供專利分析預警、行業保護現狀分析和布局建議報告等專業法律服務,有效規避了法律風險。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在精細化、優質化、便利化、個性化上下功夫,分層分類提供專業化服務,亮出了特色精細服務。
劉榮華要求,要精準把握企業需求,政府相關部門及法律團體要深入園區、深入企業,進一步了解企業發展過程中需要的法律服務,聚焦勞務糾紛、合同糾紛、經濟糾紛等企業經常面臨的法律問題,提供“菜單式”法律服務。突出鏈式服務,圍繞控鏈、強鏈、固鏈等重點,推動產業鏈法律服務由單一碎片化向模塊系統化服務轉變。要助力企業轉型升級。相關部門要積極將法律服務融入園區發展全局,幫助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建立現代化法律風險防控體系,制定行之有效的危機處理法律預案。強化法律服務對企業的引導和管理,依靠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。要提升法律服務質效。加強法律專業人才隊伍建設,落實有關引進人才、吸納優秀高校畢業生就業等方面的規定,建立法律服務人才專家庫。鼓勵引導法律服務機構向規;、專業化、品牌化發展,打造一批有特色的法律服務品牌和項目。進一步放大“化工產業鏈+法律服務”的示范作用和帶動效應,積極拓展“產業鏈+法律服務”的范圍和內涵,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優質的法律服務。
|